文化建设是立体的,不仅是表面上的硬件建设,最重要的是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校园校园文化有一个内涵的挖掘,如果把校园的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表征上,那时相当肤浅的。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指为满足大学生精神需要和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及综合素质而举办的一系列学术、科技、艺术、文化、体育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综合协调、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能力,是高校重要的实践教育环节,是弘扬大学精神,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载体。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让师生在组织和参与的过程中吸收丰富的精神营养,增进同学间、师生间的了解和交流,增强群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完善品格,提升素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把个人追求与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统一起来,把个人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统一起来。
现如今,大多数校园文化活动表面看起来热闹非凡,场面宏大,实则缺乏内涵,育人功能发挥不充分,活动收效甚微。校园文化活动以艺术体育类居多,学术科技类和思想文化类较少,大多数高校对文化活动不够重视、没有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活动内容层次较低、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高校过分在总结、包装上下工夫,忽视实效、带动和引领。部分高校在品牌文化活动的培育上急于求成,一味地追求活动数量,缺乏对活动的战略规划,只期望能够快速打造品牌,而没有考虑活动本身的内涵价值。一项品牌活动初见成效,就急于进行宣传报道,取得媒体效应和关注度后就不再重视甚至不予理睬,进而又开始设计和包装新的项目。重娱乐轻思想。
一个学校的视野、氛围、气度和胸怀,更重要地是会对一所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学术的成就产生根本性影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现代校园文化要有活力和创新的能力,就必须有开放的精神,开阔的视野和与外界交流的能力。要有兼容并蓄的精神。现代校园应提倡探索、尊重探索、鼓励探索。而不能孤芳自赏,要在竞争的同时善于合作,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要有理解校园文化,熟悉学生群体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的主干应该是那些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这些教师不但有渊博的知识,具有相当的从业经验,能够对校园文化建设有心得,能够对学生工作有思考,能够设立相宜的管理体制、良好的运行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
学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学校精神的培育作为长远目标,注重把学校精神的培育与指导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在正确价值取向的导引下,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带头作用和校园典范的榜样作用,使其对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起到凝聚作用,对建设特色学校起到促进作用,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起到塑造作用。学校要通过挖掘各类“活”的资源来不断充实精神内涵,积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母校意识”。在“校魂”的塑造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创新精神的培育。培养、发展创新精神是校园文化理应追求的教育目的和人文理念。只有把创新精神融入整个学校精神的培育中去,并使之成为精神的核心之一,才能使学校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永葆蓬勃的生命力,使学校精神成为凝聚全校师生共同奋进的强大推动力。
核心理念既是对学校所有办学思想的最本质的抽象,同时它也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也就是说它可能是一两个词组、一两个词甚至只有一个字。这里顺便说一下,为什么要将核心理念表述为概念,而不是用一个判断短句,不是用一段文字?因为逻辑学上有一个基本定理:内涵越大外延越小,反之内涵越小外延就越大。我们前面才说到统领性的问题,如果用短句或句组,要表达的内涵就增加了,那么它的涵盖面就可能受到影响;要体现出最广泛的统领性,要进行最本质的概括,最好的表述方式就是用概念,就是用词或词组。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围墙和走廊成了“文化礼仪”的宣传阵地。这些措施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氛围,增加了文化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颗小小的心灵中埋下了文明的种子,为未来的文化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渗透着营造教育环境的理念,如春风雨雨,默默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彰显着学校的青春与活力,成为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如今学校要大力实施文化教育工程,坚持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积极将校园文化长廊设计等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使教育文化融入学生生活。校园文化长廊设计显示的内容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着体现和加强学校组织特点的使命。要体现学校的文化元素,传达不同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个性。它应使室内外墙体的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强调不同的相互呼应。
所谓自律,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适应社会规范,自觉以组织纪律、伦理道德来约束自己,使之为今后立足社会生存竞争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如各种文化活动即或是娱乐游戏活动都有它各自的游戏规则,这规则是学生乐于遵守的,不是强制的,比如球赛和趣味体育大比拼活动中各司其职又协调配合的规则,棋赛中的棋艺、棋德都可给学生多方面的启示和教益,这些活动因寓教于乐即或是内含有极其严肃的教育因素也对学生有着乐于接受的亲和力。
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要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件由学校负责,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地动手完成,如:课室布置、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