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可以把教职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幼儿园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情感。这样可以在幼儿园中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团结、友爱的和睦氛围,使教职员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幼儿园文化具有激励功能。幼儿园文化所形成价值的导向和校园内部的文化氛围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极大地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园领导与教职员工以及教职员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特别是领导对教职工的关心会使其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精神振奋,努力工作。
有些学校文化积淀深厚,办学历史悠远,校园中也不乏名家之迹,文化资源是丰富醇厚的,但要让这样的资源真正发挥育人功能,就必须让其“动”起来,促成个体与这些历史或现实文化资源的交流,避免其静止独立地存在。如可以让学生参观融合学校历史和治校思想的景点;参与学校宣传册和一些学校景点的设计;创作书画作品作为教学楼饰品等。学校还可以把独特的文化积淀融入校本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感知、接触,养成内心对学校历史的认同感,还可以把有名校友、学校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校园文化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文化,一种是动态文化,对于学校来说,我们可以把静态文化比作人的外表,把动态文化比作人的精神。校园静态文化包括校舍结构布局和各种教育设施,如操场、宿舍、教室、国旗、图书室、宣传栏、黑板报、名人挂像。校园静态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主题,又称“主题文化”,是文艺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即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具体指文艺家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贯穿整部作品的中心思想。因为,文艺家在创作时,总是要表达某种思想观点,或者提出某个问题,申明自己的态度(如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愿望等)。而这些是他们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经过对题材的提炼和概括而得出来的。
学校理念文化系统内的要素及结构,各校外教育机构都有自己的范式。归结起来无外乎下面一些内容: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办学宗旨、办学思想、办学愿景、核心理念、办学理念、教育理念、教育特色、办学特色、主题文化、文化主题、校训、誓词、口号、(学校、教师、学生)精神、校风、学风、教风等。一些机构根据自己想象随意组合、连缀,真是五花八门,各有所好。同时,有的机构对“理念系统”的文化阐释存在叙述不集中,逻辑顺序乱,概念不清晰等问题。比如说“主题文化”实际上就是“文化主题”的意思。
校园文化墙面可画上五彩缤纷的字画,字画以“心灵成长启示”为主题,分为“爱国、勤学、忠孝、友爱、诚信、勤俭、守法、立志”八个篇章,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曾参杀猪”、“卧薪尝胆”、“匡衡凿壁借光”等三十六个故事组成传统文化教育长墙,旨在用脍炙人口的小故事阐释做人、做事、学习的道理,使孩子们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校园雕塑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它具有文字属性,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同时,校园雕塑与所有的校园物质景观一样,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有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校园雕塑通过被解读,使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而且同时从雕塑作品中领会特定文化的设计思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产生共鸣,同时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产生向往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样的文化影响下,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要参与群体,以课内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向学生讲述学校的发展历史,向学生介绍各行各业代表,教唱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对学校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形成学校精神。学校充分发挥宣传窗、黑板报、校史陈列室、阅报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及时报道学校的新人、新事、新面貌,加强对学校刊物的管理指导,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