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时政性的贯彻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时政性更能突出校园文化的时代特色。可以说,时代特色的彰显是校园文化弘扬主旋律的支柱。如在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发射期间,就可以进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活动,可以通过大量的事实说明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介绍参加这项工程的科学家们的人生经验说明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重要时代价值,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投身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才能报效祖国和人民,实现人生的价值的道理。
说到校园文化中的中西融合,卢校长认为,往往体现在各种细节的经营中。但文化还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软性文化,是人与人之间的息息相通。“如果校长常常在员工大会上“一言堂”,又怎能要求老师与学生相处会平等互动呢?我们学校很少开全员教工大会,大多是‘工作坊’模式的专业发展。”
要想使师生员工的这些行为深深扎根,还需要辅以必要的培训引导。学校对文化理念的培训和宣传应立足于师生员工的日常行为,用理念引导行为,用行为诠释理念,以避免师生员工听时感慨激昂、回到岗位时依然我行我素的空洞抽象式的培训。理念宣传的形式要务求丰富多彩,确保理念故事化、理念人格化、理念形象化。
学校识别系统是将学校的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传达给学校的联系者或团体(包括学校内部和社会大众),鲜明的刻画学校的个性、突现学校的精神,使大众对学校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使学校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和支持,从而达成宣传目的的设计体系。它对打造具有文化竞争力的校园品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起着积极而显著的作用。
校园文化墙面可画上五彩缤纷的字画,字画以“心灵成长启示”为主题,分为“爱国、勤学、忠孝、友爱、诚信、勤俭、守法、立志”八个篇章,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曾参杀猪”、“卧薪尝胆”、“匡衡凿壁借光”等三十六个故事组成传统文化教育长墙,旨在用脍炙人口的小故事阐释做人、做事、学习的道理,使孩子们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去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树立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使校园文化传递融为一体。彻底摒弃“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创新思维平台,引导学生把梦想变为现实,激发热情,张扬个性,启发创造,让每一位学生经过多种实践活动,展示特长,体现自我价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各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的部署,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特色的显性标志,使他人一走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特色文化气氛。
教室布置要体现班级特色,有艺术气息。各班墙上可以悬挂由自己设计、制作的班风、班级格言,还可以设置壁报、艺术角、图书角等。在班级环境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班歌的谱写,班风、班级格言的征集,班规的制定,教室的布置、班会的设计……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增知识,长才干,明道理,在营建过程中凝聚人心,形成集体。
从学校文化发生与发展的过程维度看,“前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正文化”的内涵发展和外延扩张,会在动态变化之中形成新的文化准备,以满足“前线”需要;同时,“正文化”也随着“前文化”新的生成,不断调整行为策略和姿态,生成更加丰实的文化成果,积累更丰厚的文化资本,促进“前文化”和“正文化”在更高级别的层次上“动态生成”起来。这就是,学校文化三个阶段形成的一个“互动生成”的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