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校园雕塑的主题时,要考虑其自身的造型的艺术性;同时还要尊重校园的历史文脉,反映出每个校园独特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还应处理好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与建筑的关系以及与植物的配置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在校园景观中“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体现其艺术价值,形成美好的意境。
在环境建设中让墙壁与花草说话,让师生生活在如诗如画的书香校园环境中,着力于校园“教育文化长廊”建设,时时处处为广大学生提供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食粮,激发学生向上、从而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激起求知欲。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主阵地之一是校园的墙壁。校园的墙壁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校园文化精神的外在反映,然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熏陶、引导和感染师生职工情操和素质的巨大的推动力量。
教室墙壁文化是一个学生学习精神的集中体现,班集体是一个熔炉,能将铁炼成钢。同时班集体也是个染缸,会给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加强教室墙壁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加强班集体荣誉感,给予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给予每个学生都有对比的机会,都有进步的机会,都有成功的表现。学校的每个教室都有类似“夸夸你我他”、“想说就说”、“展示自我”等版块。
先进的理论如果没有必要的普及,就不能植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因此,学校要赢得长远发展,必须要依靠整个教师团队的精诚合作。一个优秀的团队必定是积极向上、思想活跃、团结合作的集体。要老师们全面参与,要取得他们的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行动,首先必须共同学习。通过学习,让老师们知道这是什么,要做什么,进一步还可做什么。在共同的学习(普及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理性层面的思考。通过经常性地学习、反思,使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学校的共同价值观的追求上来。然后再通过对年级组、备课组、办公室等进行捆绑式评价方式,促进团队力量的形成。
主题,又称“主题文化”,是文艺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即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具体指文艺家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贯穿整部作品的中心思想。因为,文艺家在创作时,总是要表达某种思想观点,或者提出某个问题,申明自己的态度(如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愿望等)。而这些是他们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经过对题材的提炼和概括而得出来的。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是引领学校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管理发生变革的灵魂。以创艺享文化建设的多年经验来说,南京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坚持因地制宜、重在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南京校园文化建设之育人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公司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代特点和形势需求,发挥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品牌意识强的学校不但重视整体规划,而且重视重点区域升级。众所周知,校门是学校对外展示品牌形象的窗口,是学校彰显文化品位的第一视觉点。因此,校门形象升级无疑成了众多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初入学堂的孩童好奇心强,自制力差,环境建设应考虑趣味性,让儿童对新的环境有探索的热情。以下方案设计时,形式和色彩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心理,采用明亮色彩和创意造型营造读书气氛。
从校园文化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校园文化包含着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所谓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指营造、参与校园文化的校园人,包括学生、教师、各级各类管理干部、后勤服务人员等。校园文化的客体,就是指学生成长的客观环境。包括社会大环境,主要指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风气等;园区环境主要指校园的艺术效果、严明的校规校纪、治学风格、办学手段等。
静态环境是物化的文化,表现为学校的外观,文化的营建,是明晰可见的。在常青藤实验中学,古朴厚重,刻有“我是地球村村民”的天然海磨石竖立在校门口显眼之处;学校的宣传橱窗一直是“三名(名著、名乐、名画)教育”的主阵地;每个楼梯的折角处悬挂的是历届英才意气风发的照片;走廊、门厅等处,恰到好处挂上书画条幅、名人画像、警句格言,既改变了白色墙壁的单调,更造成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学生可以在经常性的审美活动中提升情感、净化心灵。